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名誉院长陈多友教授、院长杨晓辉教授莅临学院讲学

202542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语言文化学院名誉院长、东方学研究院院长陈多友教授,日语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杨晓辉教授应邀莅临我院,开展以“人工智能时代的外语教学与人才培养”为专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学院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副院长于增辉主持,吸引了超200名日语专业师生参加。

讲座分为两场,首先杨晓辉院长以“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学的边界思考”为题,系统讲述和剖析了人工智能在人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挑战。杨院长指出,当前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已显著提升了翻译效率、备课效率和语言学习的个性化体验,但过度依赖工具理性可能导致教学中人文价值的流失,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丧失。她强调,外语教育需在技术赋能的同时,应坚守“语言即文化”的核心,通过课程设计强化跨文化沟通能力、价值判断和批判性思维,以弥补AI在情感表达和复杂语境理解上的局限。她还分享了广外日语学院在数智化转型中的实践经验,呼吁高校教师拥抱AI,教师应该从“知识传授者”转型为“学习引导者”,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确保人文学科的核心价值不被技术所腐蚀。

在第二场讲座中,陈多友院长以“数字化转型语境下中国日语专业复合性人才培养战略之思”为主题,对当前日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痛点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指出,学科融合要打破物理性拼凑的困局,融合学科知识与技术素养,以数字化方式重塑培养体系,实现真正意义的融合。教育者应作为生态构建者,借助技术赋能个体,推动知识体系的升级。此外,他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学科融合为例,分享了OBE教育理念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讲座最后,针对当前的就业环境与现状,陈院长在人才培养体系建构、加强与基础学段的联动、推动产教融合等方面给予了宝贵意见。

本次讲座不仅为人工智能与外语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框架与实践案例,更凸显了在技术浪潮中坚守人文价值、培育复合型人才的核心命题。正如杨晓辉院长所言:“教育的本质是唤醒人的主体性,AI应是辅助者而非替代者。” 在数字化转型的洪流中,如何平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将成为外语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课题。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交往深化的背景下,此次讲座也为外院提供了“技术赋能”与“人文坚守”的辩证发展框架。通过“技术向善”的教育哲学重构,肇庆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将力争打造成为湾区特色鲜明的智能时代外语人才培养高地。这既是对“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校本化回应,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 ©版权所有:肇庆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肇庆学院外语楼 邮编:5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