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清华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本网讯 2019年11月20日,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清华教授受我院院长江晓红教授邀请,莅临我校经济与历史文化研究院报告厅,做了题为《外语形成性评估及其效度问题(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Its Validity Issues in EFL Teaching)》的学术讲座。我院全体专任教师聆听了本次讲座。

      李清华教授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测试,语用学及临床语言学。在语言测试领域,他提出了课堂评估的效度理论、语言测试公平性验证理论框架、形成性评估理论框架。在本次讲座中,李教授按照理论—实践—研究的框架,追溯了形成性评估的起源,介绍了形成性评估的内涵,展示了在教学实践如何应用形成性评估,最后从研究的视角探讨形成性评估的效度问题。

      据李清华教授研究,外语形成性评估起源于20世纪的教育测量和语言测试,Scriven在 1967年首次明确提出将评估分成形成性的(Formative)和总结性的(Summative)两类评估,Black & William 在998年做了关于形成性评估的综述,使得教育测量得到世界的关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是教育评估的发轫时期,以泰勒(Tyler)为首的评估委员会起草《史密斯-泰勒报告》,泰勒被称为“教育评估之父”。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形成性评估的蓬勃发展时期。斯克里芬(Scriven)明确提出:“形成性评估是指为改进课程教学及其他方案活动而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的评估;“总结性评估是指为做出选择决策而在活动结束后对其最终结果进行的评估。形成性评估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和教学改进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信息的及时反馈,以便给课程编制人员或教学设计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总结性评估强调结论的全面性,以便给政策制订部门或决策人员提供依据。

      李教授认为,外语形成性评估是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评估思想,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对学生外语学习情况的评估,其核心要素有:师生共建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如设定目标);学生的自我评估能力。评估方法多种多样,如档案袋、课堂观察、小测验、提问、座谈、访谈、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等。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提供及时、具体的反馈信息,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评估结果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对形成性评估的质量评价主要在于促学作用。形成性评估可以在诸如课堂的小范围内进行,也可以较大规模使用。评估结果可以作为高风险语言测试的补充。

      此外,李教授意实际教学为例,展示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形成性评估,并指出形成性评估的基本原则、任务及实践流程。他认为,关于形成性评估理论,目前仍然缺乏广为学界认可的理论框架。形成性评估是一种评估思想,不是某种或几种评估工具,在评估实践中表现为一种评估过程;应以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测量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依据来构建形成性评估理论,该理论框架应涵盖理论根据与操作框架。关于形成性评估的效度问题,应该参照教育测量的质量标准。他还指出“后果”是形成性评估效度的基础与核心。

      李教授的学术讲座信息量大,干货满满,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为教师做教学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 ©版权所有:肇庆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肇庆学院外语楼 邮编:526061